写作|步行的快乐

写作 昨天07:19

文|王淼

我有一个习惯,坚持了很多年,就是每天晚饭后步行一个小时。

最初开始步行时,只是为了锻炼身体,而且还隔三差五的,经常中断。对于我来说,这个习惯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与村上春树说过的一句话不无关系。话说村上春树成为一名职业作家之后,因长期静坐对身体不利,他便选择跑步或步行作为自己锻炼身体的方式。为了坚持下去,村上春树告诉自己,他的一天只有二十三个小时,因为有一个小时留给了跑步或步行,雷打不动。所以,每当我感觉懒散的时候,我总会拿村上春树的话来提醒自己,这一招也果然管用,我后来不仅养成了步行的习惯,还时时感受到时间的紧迫性。

渐渐地,步行在我的生活中远不止步行那么简单了,它变成了一种乐趣,抑或变成了一种独立思考的方式。总之,步行成为我日常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哪一天不步行一小时,我便感觉少了一点什么。

步行虽然是一种有意志的行为,却可以让人在工作与休闲、存在与作为之间取得一种微妙的平衡:缓解疲劳的情绪,放松绷紧的神经,步行以一种最原始的身体移动的方式,有效地将心理、生理与现实的世界融于一体,让一个人的身心进入理想的状态。

我平常在邻近的公园里步行,除了随手拍拍路边的风景、偶尔与路人闲聊几句之外,还有一个让我乐而不疲的兴趣,就是撸狗与撸猫。我在公园里总会遇到两只胖乎乎的柯基,它们分属两个家庭,一个白底黑花,叫“黑豆”,一个黄白相间,叫“无敌”。每次遇见它们,我总是忍不住与它们嬉戏一会儿,而它们也像遇到故人,一直黏着我不放,把像皮球一样又圆又软的肚子向我敞开,任我抚摸……我享受这一刻的温情,尤其是在情绪低落之时,这种抚摸带有很强的治愈感,能够化解内心的烦恼,让我体验到灵魂的愉悦。

步行同时又与思维密不可分。一个人在步行时不仅仅是在运动自己的双腿,大脑也常常参与其中:步行时的移动能够激发出思想的节奏,路上的风景也会刺激思绪的飘逸与灵动。毫无疑问,步行固然是一种生理性的运动,却可以孕育出思想、经验和领悟——事实上,我的许多写作计划和创作构想,恰恰就是在步行中慢慢形成的。我的身体在运动,我的思想同样在运动,诚如卢梭所言,在一种状态下,灵魂可以获得足够踏实的依靠,可以完全地放松休息,并凝聚起全部的生命气息……我觉得,步行,即庶几接近这种状态。

美国作家丽贝卡·索尔尼曾经这样说道:“生命的组成,除正经事以外,还包括不可预期的许多小事;而这些不可算计的部分才会赋予生命价值。”她的言外之意是,一个人的一生并没有太多的宏大叙事,反而是一些微不足道的日常琐屑,构成了人生的重点。人这一辈子,除了做一些必要的正经事之外,还值得重视的,是一些微小的幸福体验:比如散步,比如闲逛,比如冥思,比如发呆……这些看似无所事事、且毫无意义的瞬间,却足以让人感受到身心合一的饱满,自然也更加接近生活的本质。

责任编辑:车向平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