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记得自己多大岁数,也不记得老家在哪儿,这里就是我的家…”说这话的时候,温暖的阳光洒在老人布满皱纹的脸上,他眼神里透着满足与踏实。这位看起来年近六旬的老人,姓黄,他就是崔雷鸣“捡回家的爷爷”。
2013年一个寒冷的冬日,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崔雷鸣到车站送人,发现一位衣衫褴褛,瘦骨嶙峋的老人蹲在车站门口,饥寒交迫已经让老人意识模糊无法正常交流,此时,来汽车站送人的崔雷鸣目睹了这一幕,而他本来就曾有过帮助流浪者的经历,分外的感同身受和天生的“热心肠”,使他毫不犹豫地径直走向老人,脱下自己的外套披在老人身上,转身向政府工作人员提出帮助安置老人的请求。经层层申报核实,崔雷鸣的请求被批准了!
就这样,老人跟他回了家。一进家门,原本在路上拘谨不安的老人突然开口说话了:“这真暖和啊!” 看着老人弱不禁风的样子,雷鸣鼻子一酸,那一刻他决定,一定要帮老人到底,不让他再受苦。把老人安顿好后,他就开始考虑如何帮老人找到自己的家。随后,在政府和身边热心人的帮助下,雷鸣开始在河口区各个村镇为老人张贴寻亲广告,转眼一个月过去,仍没有任何关于老人家人的消息,每番询问,老人总是重复地念叨:“我不记得老家在哪,我没有家……”听到这话,雷鸣心里更不是滋味,他心里默默地想:如果实在不能帮老人找到家,这儿,就是他的家!
天有不测风云,老人精神时好时差,2015年夏天,老人把防冻液错当糖水误食,幸亏雷鸣发现及时,立刻把老人送到医院抢救。好在没有生命危险,雷鸣这才舒了一口气。相处两年,他们虽本不是亲人,却也胜似亲人。夏季天气炎热,老人住院期间身上起了很多水泡,怕老人感染,雷鸣日夜陪护,每天细心地给他擦拭身体,洗脚清洁,护士见了和老人说:“您这孙子真孝顺!”老人不说话,只是憨憨的笑,他的皱纹更深了,可皱纹里溢出来的却是满满的感动与心安。
人家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崔雷鸣对自己这“捡来的爷爷”,却是尽心尽力地将他陪伴照料到了终老。2022年5月,老人被查出患有胰腺癌,崔雷鸣昼夜陪护,在时间、金钱、精力上加倍付出,直到老人离世。
经常有人问崔雷鸣,他是怎么做到这么多年对一位陌生的流浪老人这样爱护有加的,他只微微一笑。崔雷鸣的父亲年轻时是一名教师,小时候就常常教育他为人要有大爱,父亲的教诲根植在他的心中,现在雷鸣自己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希望将这份正能量传递下去,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心存大爱,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真诚地伸出双手。(大众新闻记者 孙乐佳)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