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一头连着经济脉动,一头连着万家灯火。近年来,泰山区新型工业化、现代服务业、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等产业项目快速发展,带动就业“乘法效应”明显。面对企业招工难、群众求职难瓶颈并行的难点,泰山区从服务就业小切口入手,不断锻造就业生态链、创业服务链、社区微业链“1+3”模式,有效化解就业“卡脖子”难题。
今年上半年,泰山区城镇新增就业6039人,连续3年新增就业人数实现10%以上的增长速度、市外来泰山区就业人口实现20%以上增长,高质量充分就业成效明显。今年5月,泰山区被山东省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为全省10个“高质量充分就业县”建设单位之一。
零工驿站小切口,服务就业大民生
针对泰山区最大的自发性马路市场1200余人聚焦在路边找活不安全、不规范等老大难问题,泰山区人社部门按照“零工聚集在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的思路,采取“大数据+铁脚板”服务方式,构建零工市场“线上+线下”数字化全景应用,市场蹲点找活人员到现在不足百人,零工服务实现渐进式迭代升级。
泰山区建设以区零工数智服务中心为枢纽,以街道镇乡零工小站、零工驿站为终端的“1+N”零工市场服务格局,先后建成区级零工中心1处、零工小站(驿站)8处,配备专职服务人员25名;整合区内灵活用工信息,集约式向零工求职人“送工”,“路边蹲活”变“市场送活”。去年以来,泰山区累计推送就业岗位1.2万个、服务零工6万余人次。“雇主一键发单、雇工一键抢单”“灵活务工线上签约、签约即交意外险”“务工线上微信支付实时结算”……泰山区委托第三方联合开发“泰善快工”微信小程序,打造一站式即时用工务工服务平台,强化雇主信息智慧匹配、岗位订单智能匹配,线上灵活用工等功能的推出,让“市场等活”变“刷单抢活”。截至目前,“泰善快工”平台累计注册用户8086人。
针对泰山旅游旺季酒店抢房难、淡季养人难的堵点,泰山区引导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采取“统一培训标准、统一派遣用工、统一服务流程”的方式,打造专业化、品牌化、集成化“泰山房嫂”共享用工。从过去的“零散用工”到如今的“共享用工”,既解决了酒店用工成本高,又提高了劳动者收入。目前,泰山区养老护理、汉服妆造、家政服务等共享用工服务家喻户晓,共吸纳就业3000余人。
企业招聘全生态,激活就业新场景
“企业建立之初一直为用工而犯愁,是人社部门的贴心服务为我们解决了大难题,保障了企业前期的正常运行。”山东菲利信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表示,公司是今年新落户从事数据处理的千人企业,数字人才需求量大、招工急,泰山区内人力资源难以满足。通过精准招聘、校企合作、专项培训等形式,泰山区顺利保障企业一期用工240余人,二期用工储备300余人。
今年以来,泰山区聚焦保障企业用工,积极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强化服务举措,为各类企业提供有力支撑,截至目前,累计保障企业2100人,技能提升培训681人。以岗位需求精准“导航”,泰山区协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深入开展“进企业、进园区、进校园、进社区”四进活动,广泛搜集求职招聘信息,利用泰安人才招聘网、泰山就业直播间、微信公众号、企业微信群、居民网格群等,精准实施定点推送、行业推送、全域推送,形成多层次、立体化、多维度就业“导航图”。今年以来,“泰山就业”直播间已开展入企情景式带岗51场次,观看人次超百万。
泰安启程车轮制造公司年初因经济下行裁员56人,人社服务专员及时对接新企业进行“快充式”技能培训,56人全部实现转岗就业。泰山区开展技能培训“私人定制”,按照“应培尽培”“需培就培”的原则,先后组织开展了订单式、项目制、定向式培训养老护理、电商直播、无人机驾驶、人工智能训练师等31期、1855人,实现“招生即招工、上课即上岗”。同时,泰山区依托泰山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在全省率先成立了泰安市就业创业服务联盟,为校企合作、校城融合、产才对接搭建了“桥梁”和“纽带”。连续3年,泰山区组织开展“书记、区长”高校行活动,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等12个,签署校地校企合作协议31份,达成产业项目合作7项,聘请校园引才大使、人力资源副总58人,聘请科技专家11名;引进急需青年人才422人,其中博士27人。
创业扶持解痛点,创造就业新活力
创业是就业的源头活水。在泰山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200平方米的众创空间,设有工位18个,已先后注册市场主体31家。在“泰山星空”夜市创业街区,每到夜晚,人员熙熙攘攘,摊位“一位”难求,300个摊位带动就业500余人。
近年来,泰山区围绕初创者缺资金、缺经验最大难题,从帮资金、强指导、树典型三个方面实施创业陪跑、疏堵解痛。在资金方面,泰山区优先落实创业扶持政策,以真金白银支持创业。近3年,泰山区累计为491名自主创业人员和148家小微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61亿元,带动就业3000余人;为245名小微企业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367.5万元、一次性岗位开发补贴21万元。泰山区东七里社区盛合创业孵化基地免费为创业者提供1000余平方米创业场所,聘请高校创业导师、企业家等10人组成创业志愿服务团,定期开展创业指导活动,成功孵化12人实现创业。全区现有创业服务队伍11支、专业导师107人,累计服务创业者1905人次。同时,泰山区深化“创业一件事”流程再造,推进“掌上办”“网上办”,为创业者提供更多便利。
为营造包容创业、支持创业、尊重创业的浓厚氛围,泰山区每年定期组织开展2次创业沙龙活动,邀请创业成功人士现身说法;组织开展大学生创业大赛、农民工返乡创业大赛等活动,评选优秀创业人物和创业项目;开设“魅力泰山区、宜居宜业地”专栏,先后宣传10名创业人物典型事迹,讲好创业故事。
社区微业纾民忧,成就就业高效能
今年以来,泰山区深入实施“社区微业乐业泰山”三年行动,全面提升社区就业服务能力,打通社区就业微循环,推动社区就业扩容提质。
依托社区村党群服务中心,泰山区融合建设“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打造基层就业创业服务“主阵地”,累计建设72处服务站。同时,梳理4项服务事项、15项服务清单向社区延伸,专人专窗提供就业、创业、社保、培训、维权等“一站式”服务,实现城乡居民就地就近享受优质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针对社区居民,泰山区打造了东湖社区“红色物业”、东七里社区盛合广场、北新社区“星空夜市”等30个“微就业”“微创业”“微街区”场景,带动就业3459人;针对乡村居民,打造了魏家庄村“家庭农场”、亓家滩村“猕猴桃”、姚家村“岱下针织”等9个“微园区”“微工坊”场景,带动就业1240人。争创市级“双20”示范社区11个,通天街创业街区被评为省级创业街区建设试点。
聚焦城乡居民无时间学技能问题,泰山区遴选培训机构15家,精选家政服务、养老护理、面食制作、婴幼看护等课程,开展技能培训进社区、进乡村活动,实现“培在家门口、技能学到手”。此外,泰山区还先后举办零星学堂、社区夜校、周末课堂等流动培训班42期,帮助1029名居民提升技能。
(望岳新闻)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联系齐鲁晚报泰安融媒中心,热线电话:0538-6982110。)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