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发勇果园内,果树下是厚厚的草。
立秋时节,瓜果飘香,位于商河县龙桑寺镇油坊张村的沙河尚家庭农场果园也正式开园,迎接慕名前来采摘贡梨的客人。
“客人大老远来咱园里采摘,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咱的梨吃起来既甜又香。”今年50岁的农场主人张发勇说,他的梨这么有吸引力,是因为种植过程中采取了一些管用的实招、新招。
一般果农种果树,为了不浪费肥力和便于日常管理,通常会把地面的杂草清理干净。但在张发勇的果园里,果树下不仅有草,而且草长得还格外茂密,“这是我特意种的草,品种有黑麦草、毛叶苕子、蒲公英、三叶草等。”
种草有什么好处?张发勇介绍,一个果园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地面上草多了,会吸引蜜蜂、瓢虫、草蛉等益虫帮助果树传粉;同时,这些益虫还捕食果园中的蚜虫、红蜘蛛等害虫,减少害虫对果树的侵害。树下草茂盛了,也为部分害虫提供了庇护所,反而减少了害虫上树为害的几率。另外,厚厚的草像一层“被子”,可有效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避免因干旱或暴雨导致土壤湿度剧烈变化,为果树生长提供相对稳定的水分环境。同时,这些草还具有固氮能力,能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果树可吸收的养分;等这些草枯萎后腐烂分解,又会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提升土壤肥力。
张发勇说,通过多年生草技术,他的果园内病虫害大幅减少,农药施用量也相应减少,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了5%以上,所以结出来的梨格外香甜。
为绿色防控病虫害,张发勇还把日常用作调料的糖和醋,按比例调配成“糖醋液”。这些有滋有味的“饮料”装在敞口的塑料瓶内,挂在树上,专门诱杀贪吃的害虫。
此外,他还在果树枝条上绑了诸多“丝套”——迷向丝,专门对付难以消灭的梨小食心虫。迷向丝能大量释放高浓度的梨小食心虫雌性信息素,使整个果园都弥漫着雌虫的气味,从而掩盖了雌虫的真实位置。由于雄虫无法凭借气味找到雌虫,因此无法完成交配,使得梨小食心虫的产卵量显著减少,最终果园中的虫口密度得以降低,达到了防治害虫的目的。关键是这种迷向丝无毒环保,对人畜无害,对环境友好。
当然,为保证种出的梨好吃、好卖,张发勇在品种上也下了一番功夫。比如当家品种是一种新品种——新香梨,这种梨不仅甜度高、香味浓,而且个头大小适中,成熟期早,在7月底就能上市,便于抢占市场。他这240多亩的农场里,还搭配种了雪青、秋月、玉露等7个品种的梨,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此外,他注册了“龙桑贡梨”品牌商标。
采取这一系列新招、实招后,张发勇种的梨备受市场青睐。农场自2015年成立至今已连续举办8届采摘节。虽然采摘价比市场价要高不少,但前来采摘的游客数量却一年比一年多。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