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文璇
这是一场由法律援助与检察监督合力护航的胜利。2024年初,从外地来威海打工的三名农民工遭遇欠薪,维权之路更因“举证难”而几近无望。乳山市法律援助中心介入后,律师与检察官联手深入用工企业获取关键证据,合力促成雇主当场全额支付欠薪。
先遇欠薪,
又陷“举证难”
2024年2月29日,楚某某、李某彦、李某翠3人受王某雇佣,从外地来到乳山从事水产品加工工作,次日,他们又被王某安排到荣成工作。3月27日,约定的工期结束,三人向王某索要工钱时,对方却开始拖延。
多次催要工钱无果后,走投无路的三人向乳山市人民检察院反映了情况,检方审查后,认为符合民事支持起诉的条件,作出支持起诉决定,同时引导他们向乳山市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乳山市法律援助中心当即开通“绿色通道”,指派山东金恒律师事务所律师郑晓霞承办此案。
郑晓霞仔细梳理材料后发现,案件的难点在于两点:一是如何证明劳务关系存在,二是如何确定欠薪具体数额。可三人申请法律援助之时,除了王某的招工启事和向其索要工钱的微信聊天记录,再无其他确切证据证实其欠付工钱。她进一步询问得知,三人到达乳山之前,仅与王某口头约定了工资数额,但无法提供证据证实王某有此承诺,手头只有自己制作的记账凭证。
这就使案件推进陷入了困境: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证据规则,原告对欠付工资数额负有举证责任。也就是说,只有在王某认可的情况下,法院才能将三人自行制作的记账凭证作为判决依据。
在用工企业找到关键证据
诉前调解后工资当场到账
“必须找到第三方证据!”郑晓霞、承办检察官与乳山市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召开专题研讨会后,决定驱车前往荣成的用工企业进行调查。在荣成某水产食品有限公司,他们找到了关键证据:公司负责人提供的向王某转账的微信聊天及转账记录、楚某某等三人的工资数额及工作天数台账。原来,公司早已将三人的工资支付给了王某,是他私扣未发。承办检察官还对公司工作人员做了笔录,固定了这些证据。
2024年6月15日,掌握确凿证据后,郑晓霞代三人向乳山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王某支付劳务费及利息。
开庭前,郑晓霞及承办检察官、法官多次给王某做工作,强调这笔钱是务工人员的劳务报酬,欠款能否及时到位直接影响到务工人员及其家庭的正常生活,希望王某学会换位思考,早日结清欠付的劳务费用,并告知其拖欠劳务费应当承担的相关法律后果。
7月3日,乳山市人民法院通知原被告到乳山市人民法院冯家法庭诉前调解,乳山市人民检察院也出庭参与调解工作。面对扎实的证据和多方劝说,王某终于松了口,当场将款项打入楚某某等3人账户。
指派机构:威海市乳山市法律援助中心
承办人员:山东金恒律师事务所 郑晓霞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