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快手都在给她颁奖!这个菏泽妮儿用镜头为200万粉丝造了一座“时光机”

网站 08-26 4064

“俺小学都没毕业,能有今天,全靠一股别人能行俺也能行的犟劲。”在山东菏泽老家的老院里,36岁的周凤香(以下称三妮)一边整理着拍视频用的旧草帽,一边笑着说。

这个曾被村民指指点点“不务正业”的农村妇女,如今已是快手年度影响力创作者,账号“农村小博卿”粉丝超240万,单场直播GMV突破150万。

三妮的镜头里,存着所有80后忘不掉的童年,把村里的小路、捡麦穗走亲戚的80年代回忆都装进了镜头里。

而当接到去成都参加快手光合大会的通知时,她坐在老家里懵了好一会儿:“俺一个农村妇女,咋就有资格去这么大的会了?”

从2020年举着手机拍第一条农村视频,到成为快手年度影响力创作者,三妮的故事,也恰恰是光合大会“生而不同 创作无界”最生动的注脚。

邻居散场俺拉家人拍

摸索“80年代回忆视频创作路

2020年疫情期间,三妮正愁着一家老小的生计。彼时她在小超市卖衣服,两班倒赚的钱仅够补贴家用,丈夫干装修的收入是家里唯一的支柱。

“那时候不能出去,每天吃穿都要花钱,俺心里急得慌。”偶然刷到快手农村创作者的视频,她抱着说不定能行的心态问丈夫:“人家拍农村事能挣钱,俺拍视频有啥要求不?”丈夫一句“没啥要求,拍完会上传就行”,成了她迈出第一步的底气。

最初,三妮拉着邻居们一起“创业”。

“俺找了村里七八个看孩子的小媳妇、大嫂子,跟她们说咱也拍短视频挣钱,别人能行咱也能行。”那时大家都闲在家,有六七个当场答应,他们凑在村头拍搞笑段子,道具是家里的破竹筐、旧草帽,还凑钱买了个直播架子。

热情没撑过几天,有人打了退堂鼓:“当天就有5个说想了一夜,不干了,剩下的几个,拍了几天又走了2个,最后就剩俺和二嫂子了。”

即便只剩两人,三妮仍没放弃,只是拍视频时的窘迫至今难忘。

“怕别人笑话,上大街拍得先看两边有没有人,有过路人就赶紧躲回家,没人时才敢拍。”就这么躲躲闪闪拍了一两个月,账号只涨500个粉丝,二嫂子也彻底打了退堂鼓:“这就是瞎忙活,俺不拍了。”

二嫂子走后,三妮坐在村头第一次想放弃。丈夫劝她,“可以试试拍80年代的生活,拍你小时候的事。”

停了两天,她拉着孩子拍了第一条怀旧视频,下地给家人送水。“拍完上传,粉丝从500涨到2000,俺高兴得整宿没睡,终于看到点希望了!”

真正让她“破圈”的,是那条钻门槛的视频。“我老公说,咱鲁西南以前都从门下边钻过去拿馒头,你拍这个场景试试。俺就让儿子穿洗得发白的旧褂子,拍他从老院门槛下钻过去的样子。”

这条没加任何特效的视频,直接让粉丝涨到10万。从那以后,三妮的创作团队成了家人,儿子、女儿,还有姐家、妹家的孩子,他们穿梭在村里的小路、田野间,拍捡麦穗、卖冰糕、走亲戚的80年代回忆,村里三分之二的小路都被装进了镜头。

血亏10万俺去地头直

只为守住粉丝信任

粉丝涨到30万时,有粉丝在评论区留言“能不能带点老家的农产品”,三妮动了直播带货的心思。

“俺没多想就拿出家里10万积蓄,这是我们攒了好多年的积蓄。”没经验的她,一脚踏进了直播。“俺在快手上看到有人在义乌倒玩具,联系进货时别人说,进货得进多,少了不行,我们当时就把老院堆得满满当当,进了10万多的玩具。”可货到家拆开,三妮彻底傻了眼,玩具都是几年前的库存,大部分都已经过时,更可气的是,堆在下边的玩具,大约有一半都是坏的,根本没法卖。

她硬着头皮开了播,播了几小时,只有几十人观看,卖出去了玩具更是个位数计。

10万块钱打了水漂,家里的日子瞬间陷入困境。“那时候家里就剩几百块钱,过年走亲戚都得借钱,村里也开始有人笑话俺说想钱想疯了。”

最绝望的时候,三妮反而豁了出去。“俺想都赔成这样了,也不怕丢脸了,就把手机架在自行车上,推着车去田间直播。就在地里做做农活,收收庄稼,啥也不卖。跟粉丝拉呱,说俺拍视频的事、村里的趣事。”

没想到,这种接地气的直播,反而拉回了人气。“播了大概一个礼拜,直播间就从十几人涨到200人,后来到500人、1000人。有次跟同城的连麦帮他找对象,直播间一下子涌进来四五千人!俺当时感觉前方又亮了。”

即便人气回升,三妮对带货仍有阴影:“俺不敢随便卖货,怕再坑了粉丝。后来平台有了好物联盟,俺才开始卖玉米糁、红薯粉条这些农产品,都是按成本价加一点运费,就想挣个踏实钱。”

粉丝的支持,更让她坚定了初心,停更一个月时,有粉丝姐姐私信鼓励她:“三妮,人生酸甜苦辣都得尝,你还没尝到甜呢!”

还有粉丝说:“不管你拍啥,俺都喜欢,就算拍你的生活,俺也看。”这些话,让她把粉丝当成了自家人,也慢慢找回了自信。

“快手帮解决创作瓶颈

终于能卖好货

此后,三妮的视频与直播渐渐步入正轨,粉丝也日渐增多。直到2024年,三妮遇到了新的困境,80年代的素材拍无可拍了。

“钻门槛拍了十次,拾麦穗也拍了好几遍,粉丝都看腻了,播放量上不去,粉丝涨到50万就停了。”她试着拍生活日常,粉丝不买账;转型拍80年代短剧,《养母》虽火,可变现始终不理想:“粉丝喜欢看,但俺不太会挣钱,变现点太低。”

就在她愁眉不展时,一个陌生电话打了进来。“对方说自己是快手官方的,俺以为是骗子,第一个电话直接挂了。”

让三妮感动的是,快手团队的指导格外耐心:“俺问啥都不嫌麻烦,作品播放量低了,他们会说‘你看看这么优化一下视频封面行不行’;卖货不好了,教俺怎么种草、怎么选品。”

快手团队的助力,更体现在那场五周年宠粉专场直播上。“他们说‘帮你策划一场大场直播,试试卖货’。俺当时吓得不行,直播间一般就卖1-2万,最多卖10万。可团队说,你相信我们,能卖100万以上。”

直播前,快手团队手把手教她做预热,“提前十来天,每天发2到3条预热视频,说清楚直播卖啥、有啥优惠,还教我发预约链接。选品时,他们帮忙分析粉丝画像,引入了猪蹄、老青岛火腿,还加了家用监控摄像头。”

2025年3月28日,那场从早8点播到深夜的直播,彻底改写了三妮的人生。“俺看着屏幕上的GMV一点点涨,从10万到50万,再到100万,最后到150万,俺当时就懵了,揉了揉眼睛还以为看错了。我在直播间哭着说‘谢谢大家’,那时候才觉得,所有的苦都值了。”

当选年度影响力创作者

俺站上了快手的最高舞台

如今的三妮,早已不是那个躲着路人拍视频的农村妇女。她的团队里有了十几号人,都是村里的亲戚邻居,每月能拿到1000到4000块钱的工资。

她还帮跟着拍视频的奶奶、阿姨做账号,带她们直播卖货。村民们的态度也彻底转变:“以前说俺‘不务正业’,现在见了俺就说‘三妮,俺家的红薯能帮俺卖卖不?’,还有人主动来帮俺拍视频。”

眼下,三妮正忙着收拾去成都参加快手光合大会的行李。对于评上快手年度影响力创作者,她至今觉得像做梦:“俺一个农村妇女,没读过多少书,咋就有资格站在这么大的舞台上?”

当被问及觉得自己‘不同’在哪儿时,三妮语气朴实却坚定:“俺不会写复杂的脚本,拍的都是农村家长里短的事,拍80年代重男轻女的剧情,是听村里老人说的;拍姑娘早恋被误会,是邻居大姐讲的往事。俺知道,这些事能戳中粉丝的心,有粉丝说看你拍的拾麦子,眼泪掉碗里了。俺想,俺的‘不同’,就是拍最真实的农村生活,让粉丝能想起自己的小时候。”

从菏泽田间的泥土路,到成都光合大会的聚光灯下,三妮用自己的经历诠释着“生而不同 创作无界”,没有华丽的特效,没有专业的团队,却能用沾满烟火气的镜头打破创作的边界;没有高深的运营技巧,却能靠“短视频攒信任、直播促互动”,让好内容长出流量翅膀;没有远大的口号,却能把粉丝当成家人,用真心换真心。

正如她所说:“俺能有今天,全靠快手给的机会、粉丝的支持。俺会直拍下一去,把农村的好故事、好东西,带给更多人。”

责任编辑:杨雅婷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