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文彬 通讯员 李宁 王晓
近日,滨州市中心医院产科团队凭借敏锐预判和果断处置,成功救治一名妊娠合并李斯特菌感染的危重孕妇,在血培养结果确诊前锁定罕见致病菌,精准拦截脓毒血症风险,守护了产妇生命安全。
突发危情:高热与胎死宫内的致命信号
一青年女性患者因孕中期,发热1天,发现胎死宫内1天紧急入院。查体显示,患者24小时内频繁高热至39℃;炎症指标异常飙升,彩超检查证实胎儿大小相当于24+周,但胎心搏动已完全消失,胎死宫内。
孕妇突发高热与胎死宫内在短期内相继出现,绝非偶然。产科团队第一时间捕捉到凶险性:患者无咳嗽流涕、尿频尿急等常见感染症状,结合孕期特殊生理,初步判断“感染已累及宫内环境,需紧急控制炎症扩散”。孕期女性免疫力下降,感染后炎症易快速扩散,一旦进展为脓毒血症,死亡率极高。该病例的症状必须立刻警惕感染向脓毒血症进展的风险。
预见先行:锁定罕见致病菌
入院后,团队立即启动抗感染治疗,给予头孢菌素控制炎症,但患者体温仍反复升高至39℃,病情持续进展。科室组织疑难病例讨论认为:“中孕期胎儿突发胎死宫内,感染是主要原因之一,尤其高热与胎死宫内短期内相继出现,提示病原体已侵袭宫内”。
患者“突发高热”却无咳嗽、肌肉酸痛、肾区叩痛、子宫压痛等症状,不符合流感、肾盂肾炎、绒毛膜羊膜炎等孕期常见感染表现,高度怀疑孕期罕见却极具杀伤力的致病菌——李斯特菌。李斯特菌对孕妇是“隐形杀手”,孕期免疫力下降时更易入侵,症状极不典型,常表现为单纯高热,易被当作普通感冒忽视。但它可通过胎盘引发宫内感染,导致绒毛膜羊膜炎、胎死宫内,孕妇若未及时控制感染,极可能进展为脓毒血症休克。结合本例症状关联,必须重点怀疑,需24小时密切检测生命体征,严防脓毒血症。
次日凌晨,患者分娩后出现产后出血且持续高热,团队结合“胎膜残留、出血较多”表现,高度怀疑绒膜羊膜炎。尽管血培养结果尚未回报,仍果断升级治疗方案,启用广谱强效抗生素美罗培南抗感染,筑起控制感染扩散的关键防线。
精准验证:血培养证实预判
后续微生物检验报告证实:血培养结果为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胎盘病理检查显示“胎膜组织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符合急性绒毛膜羊膜炎改变”,与此前预判完全一致。
显微镜下的李斯特菌
李斯特菌对头孢菌素类药物天然耐药,这解释了初期抗生素效果不佳的原因。团队在确诊前凭借临床经验启用美罗培南,恰好覆盖这类罕见致病菌,为后续治疗赢得宝贵时间。随后团队根据李斯特菌耐药特点,调整为敏感的青霉素类药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遵循“合理选择、足量应用、动态调整”原则,确保感染彻底控制。
连环救治:产后出血拦截与全面康复
除了感染的凶险,患者经阴分娩后发生了产后出血,立即肌注缩宫素促进宫缩,紧急实施清宫术清除残留胎膜组织,术后持续促宫缩、补液、抗感染、抗休克治疗,成功控制出血,避免失血性休克等致命并发症。经过精准治疗,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炎症指标显著下降,生命体征平稳,治疗9天后顺利出院。
科普警示:李斯特菌感染防控要点
李斯特菌是革兰阳性兼性厌氧杆菌,常通过未彻底加热的生冷食物(如刺身、未消毒乳制品、隔夜剩菜等)感染人体,孕期感染发病率仅为0.5/万,但危害极大。
丨隐匿性:孕妇感染后多表现为高热、乏力等流感样症状,无特异性,易与普通感冒混淆,因漏诊误诊延误治疗;
丨致命性:可通过胎盘引发宫内感染,导致绒毛膜羊膜炎、胎盘功能受损,最终引发胎死宫内、流产或早产,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高达80%;
丨特殊性:对头孢类抗生素天然耐药,需早期使用青霉素类或广谱强效抗生素。
专家提醒,孕妇应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减少感染风险;孕期若出现不明原因高热、乏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切勿延误病情。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