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任兆潘
随着开学季的临近,孩子们的视力问题再次成为家长们关注的焦点。菏泽华厦眼科医院小儿眼科骨干医师邵丹丹提醒广大家长,假期中孩子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户外活动减少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视力下降。因此,开学前及时发现孩子的视力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至关重要。
一、留意孩子日常行为,发现视力异常信号
邵丹丹医生指出,家长是孩子视力问题的第一道防线,通过观察孩子的日常行为,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视力问题。以下这些异常行为都是视力异常的初步信号,家长应及时关注:
1. 视物姿势异常:如果孩子看书距离过近,看电视喜欢往前凑,或者歪着头看物体,这可能是他们为了看得更清楚而做出的下意识调整,提示视力可能出现了问题。
2. 眼部动作异常:频繁眨眼、经常揉眼睛、习惯皱眉、常常眯眼、总是拉扯眼角等动作,可能表明孩子眼睛不舒服或者视力模糊。比如,眯眼可以减少光线散射,暂时提高视力清晰度;揉眼睛可能是因为眼睛干涩、有异物感或视物模糊。
3. 阅读习惯改变:近距离阅读时姿势不正确,离书本越来越近,或者阅读时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疲劳的情况,也可能与视力下降有关。正常视力的孩子在阅读时相对轻松,而视力模糊的孩子可能会因看不清而难以集中精力,且很快就会感到眼睛疲劳。
二、简单测试方法,初步了解孩子视力状况
1. 遮盖试验:这是一种简单的方法,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孩子是否存在视力问题。分别遮盖孩子的一只眼睛,让其用另一只眼睛看东西,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果遮盖某只眼睛时,孩子表现出明显的不适或看东西困难,可能这只眼睛的视力较差。
2. 视力表检查:家里可准备一张标准视力表,检查远视力时,标准视力表
检查距离通常为 5 米,视力表放置高度应以 1.0(或对数视力表 5.0)行视标与受检者眼高平行,照明度应当合适。按先右眼后左眼的顺序分别进行检查。幼儿视力参考值大致为:3 岁为 0.5,4 - 5 岁为 0.6,6 - 7 岁为 0.7,7 岁以上为 0.8 或更高。如果孩子的视力低于相应年龄段的正常标准,就需要进一步检查。
三、开学前专业检查项目,全面评估视力
邵丹丹医生建议,开学前带孩子到专业眼科机构进行一次全面的视力检查,以便准确了解孩子的视力状况。这些检查项目能够更全面地评估孩子的视力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视力问题:
1. 电脑验光:采用光电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来检测屈光度,可初步检查眼睛是否存在近视、远视及散光等屈光问题。这是常见的验光方式,属于客观验光。但由于孩子的眼部调节能力强,收缩和放松时会产生偏差,因此电脑验光单的结果仅供临床参考,不能直接作为配镜处方。
2. 综合验光检查:专业验光师通过综合验光仪,不仅能够检查屈光度,还可以查出散光度数和散光轴向,此外,还可以进行远近隐斜度、以及部分视功能的检查。对屈光不正的孩子,验光师还会进行主觉验光以及试戴插片,对孩子的视力情况进行合理的诊断,进一步确定适合的矫正度数。
3. 眼轴长度测量:眼轴长度和近视有密切关系,医生通过多次眼轴数据的对比,能清楚准确地预测一段时间内孩子近视增长的度数。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眼轴增长的速度不同,如果眼轴增长过快,近视度数也会加深比较快,定期测量眼轴结合近视屈光度可以观察其生长速度,利于分析近视增加的原因和近视性质,可以清晰地了解孩子的近视到底处于什么阶段。
4. 裂隙灯检查:裂隙灯检查在眼科临床上的应用很广泛,通过裂隙灯不仅能使表浅的病变观察得十分清楚,而且眼前节组织的病变也能清楚地显示,如角膜、巩膜、前房、虹膜、瞳孔、晶状体等部位的病变。
5. 眼位检查:对孩子的眼球位置进行检查,可以查看孩子是否存在眼位异常,判断孩子是否有斜视或隐斜视等问题。
6. 色觉检查:用色盲检查图来测试孩子辨别颜色的能力,查看是否存在色盲、色弱的问题,及早发现可以及时作出应对。
7. 眼底检查:眼睛的视网膜是全身唯一一个能够直接观测血管和神经的人体组织,有人把眼底称之为机体健康状况的窗口。孩子在舒适的检查中被采集清晰的眼底图像,便于医生对孩子的眼底病变进行精确的诊断。
四、面对视力异常,家长应积极应对
1. 进一步检查与诊断:一旦发现孩子视力异常,家长应高度重视,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的眼科或专业的眼科机构进行详细的视力检查和屈光检查,以确定视力异常的具体情况和原因。可能需要进行散瞳验光、眼压测量、眼底检查等,以全面评估孩子的眼部健康状况。
2. 遵循医嘱进行治疗:如果孩子存在屈光不正(如近视、远视、散光),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给出相应的治疗建议,如佩戴眼镜、进行视觉训练等,家长应严格遵循医嘱。对于影响视力的中高度屈光不正,通常需要及时配镜;对于低度的屈光不正,可能会先观察并定期复查。若存在斜视或弱视,可能需要进行遮盖治疗、视觉训练或手术治疗等,治疗方案取决于斜视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以及弱视的发现时间和程度。如果是由于眼部疾病(如先天性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病变等)导致的视力异常,需要针对具体疾病进行相应的治疗,可能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3. 调整孩子用眼习惯和生活方式:无论何种原因导致的视力异常,都应注意孩子的用眼习惯和生活方式。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 2 小时。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做到 “一尺一拳一寸”,即眼睛离书本约 33 厘米即一尺,胸口离桌沿约 10 厘米即一拳,握笔的手指离笔尖约 3 厘米即一寸。均衡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让眼睛得到充分休息。
4. 定期复查:按照医生建议的时间定期带孩子复查视力和眼部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一般来说,儿童青少年应每 3 - 6 个月进行一次视力检查,动态监测视力和屈光度变化以及眼轴发育情况。
邵丹丹医生强调,保护孩子的视力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开学前,家长们一定要关注孩子的视力状况,通过观察日常行为、进行简单测试以及到专业机构检查等方式,及时发现视力异常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为孩子的视力健康保驾护航。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