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为媒展魅力,临沂文旅焕新彩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昨天15:24

临沂,这片承载着红色记忆与山水灵秀的土地,正凭借鲜明的地域特色与蓬勃的影视产业活力,成为文旅与影视融合发展的焦点。近期,两部在临沂取景的电视剧《我们的河山》《生万物》登陆央视热播,不仅创下收视佳绩,更让沂蒙大地的文化魅力与自然风光走向全国,而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更让这座城市的影视产业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在央视荧幕上,《我们的河山》与《生万物》双双绽放光彩。《我们的河山》全程扎根临沂沂南红嫂家乡旅游区拍摄,以“全民抗战”为视角,深挖沂蒙军民抗战的动人故事,剧中大量穿插的临沂方言、民俗场景,将沂蒙人民的坚韧血性与沂蒙精神鲜活呈现;《生万物》则改编自临沂莒南籍作家赵德发的作品,同样以红嫂家乡旅游区为主取景地,莒南县大铁牛庙村的大铁牛陨石原型、软糯喷香的沂蒙煎饼、语调独特的临沂方言,让每一幕画面都满溢着浓郁的地域风情,也让全国观众透过屏幕感受到了临沂的文化温度。

两部剧的成功,离不开临沂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作为著名的革命老区,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红嫂家乡旅游区等红色地标,不仅是革命精神的传承地,更成为影视作品天然的“实景摄影棚”,为剧情注入真实厚重的历史底蕴;而沂蒙山的层峦叠嶂、岱崮地貌的奇特险峻,又为镜头提供了兼具壮阔与灵秀的自然背景,让临沂成为剧组眼中“随手拍都是景”的取景佳地。

这份“影视缘”的背后,更有临沂对影视产业的用心培育。为支持剧组创作,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动组织采风活动,带领主创团队走进红色场馆、深入乡村街巷,挖掘隐藏在这片土地上的故事与风情;临沂市、沂南县及沂蒙红色影视基地还专门成立工作专班,从场地协调到后勤保障,全程“保驾护航”,确保拍摄高效推进,用细致服务让剧组感受到“临沂温度”。

随着剧集热播,“跟着影视游临沂”成为新风尚。沂南县红嫂家乡旅游区里,剧中的古院落、石板巷、“宁家大院”拍摄地成了游客打卡的热门地标,景区顺势推出优惠政策,让更多人能沉浸式体验剧情场景。而这份热度的延续,正得益于临沂对影视产业长效发展的前瞻布局。今年,临沂印发《推动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试行)》,对具有沂蒙特色的影视项目给予从剧本创作、拍摄制作到后期宣发的全流程资金扶持,对斩获国内外重要奖项的临沂出品影视作品,还将对制作团队给予高额奖励,切实激发创作活力;同时加快推进的《临沂市推动“微短剧+”创作计划工作方案》,则紧跟行业趋势,聚焦微短剧这一热门赛道,通过搭建创作孵化平台、对接优质传播渠道、培育本土创作人才,推动“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微短剧里看非遗”等特色内容产出,让临沂故事以更轻量化、更易传播的形式触达大众。

从影视热播带动文旅升温,到政策护航筑牢产业根基,临沂正以“影视”为桥梁,打通文化传播与产业发展的双向通道。未来,随着更多优质影视项目落地、更多特色文旅产品推出,这座城市必将吸引更多剧组前来创作、更多游客前来探寻,让沂蒙精神与地域魅力在新时代持续绽放新光彩。

责任编辑:姜曼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