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翔
8月28日,2024年枣庄市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书新闻发布会在市会展中心召开。据介绍,根据《2024年山东省生态环境监测方案》要求,市生态环境局今年6月组织编制完成了《枣庄市2024年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书》,省生态环境厅于本月完成质量报告书审查。今年以来,枣庄市在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中持续发力,促进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扎实成效。
发布会上,枣庄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山东省枣庄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党支部书记(新闻发言人)马运福作新闻发布。马运福介绍,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生态环境局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中心,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主线,系统谋划,扎实推进,全力以赴抓高水平保护、促高质量发展。连续三年获得省对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优秀”等次,跻身全省前三位。在第三届全省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人员比武竞赛中,获辐射监测专项比武团体三等奖(全省第五名)、优秀监测战歌三等奖,3人获个人二等奖。其中辐射监测专项是首次获奖,填补了我市在该项赛事获奖上的历史空白。
马运福提到,在大气环境方面:2024年,枣庄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52,同比改善4.0%。六项参数呈现“三降三持平”特征,空气质量达标率为63.9%,其中SO2年累计浓度为8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27.3%;NO2年累计浓度为30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6.2%;PM10年累计浓度为71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7.8%;PM2.5、CO、O3年累计浓度分别为42微克每立方米、1.1毫克每立方米、184微克每立方米,同比持平。
在水环境方面:2024年,枣庄市全域20个断面皆为Ⅱ类或Ⅲ类水质,断面达标率为100%,Ⅱ类水质断面达到了20%。河流水质类别评价中,新薛河、城河及薛城大沙河水质类别为“优”,其余河流水质类别为“良”。全市7条河流水质指数保持在3.84-5.65之间,水质整体平稳、无明显变化。全市地下水水质状况总体良好,监测的9个地下水源有7个达到地下水Ⅲ类标准,有2个达到地下水Ⅳ类标准。
马运福说,在声环境方面:2024年,枣庄市建成区区域声环境等效声级平均值为53.6分贝,区域声环境质量等级为二级,评价等级为“较好”;建成区道路交通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61.9分贝,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等级为一级,评价等级为“好”;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整体上升,平均等效声级整体下降。全年监测31个功能区噪声点位,昼间监测达标率为98.4%,夜间监测达标率为94.4%。
在土壤环境方面:按照《2024年山东省土壤环境监测实施方案》的要求,枣庄市共5个土壤背景纳入监测范围,5个土壤背景点监测结果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T15618-2018)风险筛选值限值要求,未超过筛选值,土壤单项污染指数(Pi)均小于1,污染评价均为无污染,土壤污染样本达标率为100%。
在生态方面:2024年,生态环境部门对全市汇入南四湖的6条河流、2个水库水生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监测;分别在峄城和滕州各布设1个农田样地,在山亭设立一个森林样地。调查期间共鉴定底栖动物18种,浮游动物56种,浮游植物64种,着生藻类39种,大型水生维管植物7种;城乡调查发现鸟类9种。我市生态状况总体较稳定,生态质量指数(EQI)值为50.53,生态质量类型为三类。
在辐射环境方面:2024年,全市电离辐射环境数值处于本底水平范围,电磁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全年未发生辐射安全事故,废旧放射源安全收贮率100%,辐射监测点位监测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
后续请广大市民持续关注枣庄市生态环境局官方网站及“枣庄环保”微信公众号,及时获取枣庄市生态环境保护的最新信息。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