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证交易放量增长,山东省属国企变身绿证大卖家

桔子财经 昨天18:1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蔡宇丹

绿证交易市场正在经历爆发式增长。当拥有绿证从企业的加分项变成“必选项”时,强劲的刚需下,从省属国企到地方企业,山东催生了一批活跃的“绿证”卖家。

绿证,即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GEC),是认定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消费的关键凭证。绿证涵盖了风电、太阳能发电、常规水电、生物质发电、地热能发电、海洋能发电等多种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所产生的电量,每 1000 千瓦时可再生能源电力对应一个绿证。

国家绿证核发交易系统2024年6月30日启用。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统计数据,2024年1—12月,国家能源局共计核发绿证47.34亿个,其中可交易绿证31.58亿个。

《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数据则显示,2024年全国完成绿证交易4.46亿个,同比增长364%。其中,绿证单独交易2.77亿个,绿色电力交易绿证1.69亿个。

今年上半年,全国共计交易绿证3.48亿个,同比增长1.18倍,其中单独交易绿证2.42亿个、绿色电力交易对应绿证1.07亿个。对比得出,今年上半年单独交易的绿证已经达到了去年全年的87%。

图片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

根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的梳理,从核发之日起到今年8月,两年有效期内的风电绿证价格已经从0.2元/个上涨至50元/个。结合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全国可再生能源绿证核发及交易数据来看,2025年4月至6月,2025年电量生产年的绿证平均价格已经从4.12元/个上涨至6.48元/个。

8月份的可再生能源绿证实时交易价格一路飙涨。从实时交易数据来看,2025年7月22日至8月22日一个月内,电量生产年2025年的绿证挂牌成交均价最高达到了38.09元/个,最低为8月13日的3.94元/个,其他日期成交均价处在6-10元的区间水平,而电量生产年2024年的绿证挂牌成交均价最高为8月12日的12.95元/个,差异显著。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中国绿色电力证书发展报告(2024)》显示,去年卖出的4.46亿个绿证中,68.6%卖给制造业,浙江、内蒙古为最大购买省份。绿证的买方以外向型企业、出口型企业以及对绿色电力消费有要求的大型央企国企、跨国企业等为主,他们通过购买绿证来证明完成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

据悉,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将于2026年全面实施,出口欧盟的中国产品必须披露碳足迹并缴纳碳税。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纷纷采购绿证。今年1—5月,外资企业在华采购绿证同比增长 210%,出口型企业采购量同比增长 270%。

以无锡市为例,无锡新吴区集聚了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各类外商投资企业超过1800家。受到产品出口要求,企业需要绿电消费以应对欧盟“碳关税”。2024年,国网无锡供电公司在新吴区设立了国家电网首家绿电绿证服务站,仅去年就帮助72家企业购买绿电18.8亿千瓦时,购买绿证81万张。今年1月,无锡市还出台政策,对绿电消费企业,每年最高补助50万元,对绿电绿证服务机构每年最高给予200万元绩效奖励。

2024年,江苏绿证交易规模增加4倍、增至385万张,交易规模全国领先。

山东能源监管办的信息显示,2025年1-6月,山东省共核发绿证5383万个,较去年同期增长130.4%;绿证涵盖多种可再生能源类型,其中集中式风电最多,达3255万个,其次是集中式太阳能发电,为1132万个,分布式光伏197万个。

国家已经为绿电消费划上了硬性的KPI考核。根据国家能源局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下发,山东今年电解铝绿电消费比例26.2%。这是一项约束性指标。在26.2%的绿电消费配额下,山东电解铝、水泥、钢铁这三个重点用能行业里中的249家企业,被明确要求绿电消费2025年要达到26.2%的目标,其中包括南山铝业、信发铝业、滨州北海汇宏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

2024年,南山铝业成功购置了20万张价值2亿千瓦时绿色电量的国际绿证,相比2023年购入数量提升10倍。

信发集团通过在新疆布局光伏和风电项目,通过绿电置换,将煤电碳排放转移至光伏板块,以契合欧盟CBAM碳关税机制要求。

信发集团尝到了碳资产管理的甜头。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2020年两年信发集团碳排放实现盈余总量1759万吨。在第一个履约周期实现交易量1407.6万吨,占全国总交易量7.47%;总交易金额7.43亿元,占全国总交易额的9.1%,居全国同期首位。

滨州北海汇宏新材料有限公司的母公司魏桥集团和国家电投合作,总投资约90亿建设了宏烨2G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这是目前全球单体最大的渔光互补发电项目。这些绿电首先满足年产400万吨氧化铝智慧工厂氧化铝生产过程中的用电需求。

青岛市集聚大量外向型制造企业,对绿电交易存在刚需。今年6月,青岛临空经济区管理委员会携手中核汇能(山东)能源有限公司打造的绿电交易服务中心项目签约落地,预计年销售绿电绿证200万张,可减少碳排放量100万吨。

2024年8月,中核汇能与富士康签约321万张绿证交易,折合绿电32.1亿千瓦时,这是迄今为止全国出口企业单笔最大绿证交易。

2024年8月,山东高速旗下能源发展公司通过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完成首笔国内绿证交易,在高速路域光伏领域实现国内绿证交易的零的突破。

山东能源新能源集团官网显示,旗下西北新能源积极投身绿证交易市场,2025年以来,西北新能源最高成交金额已突破7元/张大关,当前预计创效金额达200万元以上。

水发能源官网显示,2023年12月18日,水发能源集团完成绿证交易169.58万张,净利润约458.57万元;2024年完成绿证交易124.15万张,净利润约454.09万元,每张绿证净利润平均增长了33%。

今年6月,水发集团完成首笔分布式光伏电站绿证交易,旗下泗水电站整合农村屋顶光伏资源形成标准化电力产品,此次交易绿证对应约838.5万千瓦时可再生能源电量,相当于8385张绿证。

绿证市场价值的飙升,使得分布式光伏项目变成一件炙手可热的新资产,山东不少企业像水发一样做起了“卖阳光”的生意。

目前,烟台业达节能环保有限公司已累计实施分布式光伏项目31个,装机容量12MW,所有分布式光伏项目产生的绿色电量,经测算在项目运行期间将累计产生约16.5万个绿色电力证书,按均价评估预计增收130余万元。

2024年,临沂市绿电绿证交易量达5亿千瓦时,售出绿证46.3万张,建成全省首个市级“绿电绿证交易服务站”,一些“零碳”乡村通过屋顶光伏、储能、智能微网等技术,不光实现村庄“零碳”运行,获取的绿证收益反哺到乡村振兴建设中。

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7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下发的相关文件中,在电解铝行业基础上,2025年增设钢铁、水泥、多晶硅行业和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绿色电力消费比例,其中数据中心绿电使用比例高达80%。

虽然目前这一规定并非强制考核,但“靴子”终将会落地,一旦数据中心这个“电老虎”被强制消费,火爆的绿证交易市场无疑又将多了一个大买家。

责任编辑:蔡宇丹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