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名学生却有23名教师,布局优化不能落后于生源变化

洋葱快评 昨天16:43 1507

近日,有网民称,上海浦东新区三桥小学仅有 5 个班级、22 名学生,却配备了 23 名专职教师。8 月 27 日下午,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工作人员表示,每个学校都要按照划分的招生地段进行招生。对于上述情况,该工作人员称 “适龄入学小朋友人数只有这么多”。

从表面上看,教师数量超过学生数量,似乎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教育。但实际上,这种不合理配置带来了一系列功能残缺:集体教育活动难以开展,学生之间的竞争氛围也较为淡薄,这既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会影响其综合素质的提升。而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生源变化导致教育布局出现偏差。三桥小学生源锐减,正是周边小区动迁、适龄学生流动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类似情况并非个例。过去,不少农村小学也曾出现过这样的问题,这反映出我们在教育布局调整方面存在明显滞后性。对于三桥小学的情况,当地教育部门本有充足时间做好预案 —— 周边小区动迁并非一蹴而就,适龄学生的流动趋势完全可以提前预判。教育部门理应提前规划学校调整与合并,合理分流学生,实现师资与生源配置的双向优化。

在后城市化与少子化背景下,生源波动正成为城市中小学布局的最大变量。这就要求城市管理者必须未雨绸缪,做好生源监测工作,科学妥善地应对生源变化,确保教育布局优化不滞后于生源变动。教育关乎国家未来,合理的教育布局是保障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我们既不能让学生因不合理的教育布局错失更好的发展机会,也不能让教师资源在错位配置中被浪费。

教育部门应当加强对生源变化的监测与研究,及时掌握人口流动趋势和适龄学生数量变化;同时,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对于可能出现生源减少的学校,需提前制定规划,采取合并、转型等措施,保障教育资源充分利用。此外,还应加强与社区、家长的沟通合作,共同为学生成长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总之,要以三桥小学的情况为鉴,建立教育布局动态优化机制,主动适应生源变化需求,为学生提供更优质、更公平的教育。


作者:木须虫

投稿邮箱:qilupinglun@sina.com

责任编辑:朱文龙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