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高新区:文化服务“量体裁衣”,多彩生活全龄乐享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昨天19:44

书画室里,银发长者凝神运笔,一幅幅书画作品渐显纸上;园区展厅内,孩子们专注地倾听企业工人讲解工厂生产奥秘,发出阵阵惊叹;非遗课堂内,剪纸、泥塑等非遗体验,让传统技艺在年轻一代心中生根发芽……在日照高新区,这些充满文化气息与生活温度的景象,已成为各个社区的日常一景。

近年来,日照高新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精准惠民”为目标,以文化社区建设为抓手,将优质文化资源持续输送到基层末梢,通过一系列创新实践,将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深化拓展为服务全体居民全生命周期的文化教育综合体,打造出全龄段覆盖、多元化供给的文化服务新模式,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品质的精神文化食粮。

在盛阳社区,面对居民结构多元、需求多样的实际,该社区将文化社区建设纳入年度重点任务,整合辖区12个共建单位党组织资源,实施《文化共建协议》,形成“组织联建、活动联办、资源联享”的党建联动格局。

盛阳社区组建“银发先锋队”“青年突击队”两支党员服务队伍,退休党员担任书院“文化辅导员”,每月开展“红色故事讲堂”“读书会”等活动,在职党员认领“艺术课堂助教”“活动策划”等岗位,累计参与服务180人次。同时,社区成立“书院居民议事会”,推行“文化积分制”,参与者可根据参与文化活动、践行文化行为等方式,通过签到、提交作品等方式进行积分,极大激发了居民参与文化建设热情。

不仅如此,社区精准对接“一老一小”需求,一方面依托“12355青少年服务站”,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专业服务,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另一方面打造“非遗工坊+社区学堂”品牌,开设剪纸、泥塑等6类课程。“‘公益课程+实践活动’双线服务,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62岁的居民柳阿姨说,其通过学习短视频制作,成为社区“网红楼长宣传员”,真正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这个漆扇制作太有意思了!”暑假期间,在新阳社区,一场“非遗‘邻’距离”体验活动就让居民们流连忘返。漆扇、扎染、拓印、剪纸等多个非遗体验项目前围满了兴致勃勃的居民。

这是新阳社区与日照航海工程职业学院深化校地共建的成果。学院“匠心传承”志愿服务队将专业优势转化为沉浸式体验课程,让深藏校园的非遗技艺“活”了起来,成为社区居民触手可及的文化滋养。活动还巧妙融入舞狮、变脸等表演,在欢声笑语中增进邻里情谊,塑造“无事常联系、有事共商量、困难有人帮”的社区新风尚。

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实实在在的文化惠民举措,让越来越多的居民享受到精神文化“大餐”。

在江豪社区,该社区探索出一条“文化浸润+法治护航”的治理新路。社区联合辖区民警推行警民联防,24小时巡防守护平安;针对电信诈骗高发,入户宣讲筑牢反诈防线;“我是小交警”“小小银行家”等体验活动,让法治意识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文化滋养方面,江豪社区书法公益课已连续举办80周,退休党员带领孩子们在翰墨飘香中感悟品格力量;“国学小课堂”书声琅琅,传统美德代代相传。同时,“关爱户外劳动者驿站”为外卖骑手提供暖心服务,“红管家”志愿者为老人买菜送药,让“互助”“友善”的价值观融入日常。

如今,在日照高新区,丰富的文化供给正依托文化社区(书院)吸引着每一位居民,共同绘就出一幅幅“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社区幸福图景,为提升城乡居民文化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注入源源不断的鲜活动能。

(文明日照)

责任编辑:张倩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