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掉下来”是咋回事?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09-12 1320

“下面掉出个鸡蛋大小的东西,走路磨得疼,坐着不得劲,太受罪了。”76岁的张奶奶(化名)讲到困扰自己的难言之隐,不禁哽咽,“多亏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妇科刘国红主任为我做了手术,让我摆脱了痛苦。”

究竟是什么让张奶奶饱受折磨、苦不堪言?这事还得从一年前说起……

肿物从“枣”变“鸡蛋”

竟是子宫脱垂“掉”了出来

起初,张奶奶下体莫名出现了一个“大枣”大小的脱出物,平躺可自行还纳,除小便时偶有不适外,并无其他明显症状。然而就在近期,脱出物迅速增大至“鸡蛋”大小,站立或行走时摩擦明显,带来持续疼痛和不适,严重影响了她的日常生活。在家人的陪同下,张奶奶来到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就诊。

入院后,经妇科查体发现,张奶奶屏气用力时,宫颈脱出于处女膜缘2cm,结合临床表现及体征,最终被确诊为子宫脱垂Ⅲ度,阴道前壁脱垂Ⅲ度。

刘国红指出,该类疾病存在隐匿性进展特点,早期患者常因症状轻微或存在就医顾虑而延误诊治。当脱垂达到Ⅲ度时,不仅会引发排尿困难、反复尿路感染等泌尿系统并发症,更可能导致阴道黏膜持续性磨损出血。若女性出现腰骶部坠胀感、下体有肿物脱出、咳嗽/打喷嚏/大笑时漏尿、排尿困难、尿频尿急、排便困难等症状,应尽早到正规医院妇科就诊。

高龄患者叠加多重病症

微创手术一次性闯险关、解难题

张奶奶除子宫脱垂外,还合并宫颈息肉,且患有高血压3级(高危)。刘国红带领团队对其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后认为,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特点,非常适配张奶奶这样的高龄患者。即便面临多重病症与手术风险,也要迎难而上,为老人争取康复机会。

为此,刘国红制定了缜密的手术方案和应急预案,决定为患者在全麻下实施腹腔镜下子宫侧腹壁悬吊术、双附件切除术及宫颈息肉摘除术。术中,不仅一次性成功解决了脱垂、息肉问题,还将探查到的左卵巢成熟型畸胎瘤(良性)一并切除。手术过程顺利,患者血压平稳,术后导尿通畅,恢复状况良好。

刘国红进一步说道,随着女性年龄增长,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盆底组织弹性减弱,松弛风险随之升高。此外,多次分娩、长期便秘、慢性咳嗽、肥胖或长期提重物等,都会持续增加腹压,损伤盆底支撑结构,进而诱发子宫脱垂。

盆腔器官脱垂可能无症状

有症状者,建议及时接受治疗

子宫脱垂,字面意思就是子宫脱离了正常的解剖位置,向下移位至阴道壁,严重的甚至会从阴道口掉出来。子宫脱垂属于盆腔器官脱垂的一种,专业解释就是盆腔器官疝出至阴道壁或超出阴道壁。

盆腔器官脱垂,累及的可不只限于子宫,由于盆腔器官多是连续的,一部分的脱垂常伴有另一部分的脱垂,比如阴道前壁的脱垂常伴有膀胱下降/膨出,阴道后壁的脱垂常伴有直肠下降/膨出。

通常,轻度子宫脱垂,一般无症状;重度脱垂韧带筋膜有牵拉,盆腔充血,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腰骶部酸痛或下坠感;暴露在外的宫颈和阴道黏膜与衣裤摩擦,可致宫颈和阴道壁溃疡而疼痛、出血;阴道前壁膨出常伴有尿频、排尿困难,部分可发生压力性尿失禁;阴道后壁膨出常表现为便秘。

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生育要求、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其中,轻中度患者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如控制体重、避免重体力劳动、治疗慢性咳嗽/便秘,以及盆底肌锻炼(凯格尔运动)、盆底康复治疗(如生物反馈、电刺激)等非手术方式获得显著改善。重度患者或保守治疗无效者,则需考虑手术治疗。

责任编辑:秦聪聪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